手工疗愈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馨怡 张之涵 

机构地区:[1]太原学院教育系

出  处:《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基  金:2023年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星愈手作小屋”(项目编号:TYX2023047)的研究成果。

摘  要:特殊儿童指的是在生理、心理、情感或社会互动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所区别的儿童,他们往往在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手工疗愈”为特殊儿童的心理疏导提供了机遇。“手工疗愈”是艺术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即通过手工制作,将抽象的情感体验反映在作品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玛克利特·南姆伯格首次提出“艺术治疗”这一概念;20世纪40年代,艺术治疗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较于传统的干预选择而言,艺术治疗采用手工课程实践的方式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以促进其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对手工疗愈的研究尚显不足,专门探讨艺术治疗媒介种类及其可行性的理论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关 键 词:特殊儿童 手工制作 社会互动 社交互动 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疏导 情感体验 手工课程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