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瑜[1]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新西部》202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基  金: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模态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23YB27)。

摘  要: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非遗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更精准地审视和定位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规格,探索如何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寻求非遗文化与外语类专业学科的多方融合,并通过丰富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层次等路径,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向世界 创新培养模式 翻译人才 人才规格 培养途径 外语类专业 培养层次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