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重光 Wang Chonggua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出 处:《高教探索》2024年第4期98-106,共9页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度面上项目“拔尖本科生专业学习规律及培优策略研究”(72374072);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非公费师范生乡村就业保障机制研究”(2022AH051306);阜阳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非公费师范生初次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22FSZJ02ZD)的成果之一。
摘 要:师范生是我国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对其就业结果的关注有助于师范生在职业准备期进行更加充分的就业准备。通过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环境—努力”分析框架,对安徽省2022届12306名师范类毕业生进行整体调查,检验了不同因素对就业结果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中,个体特征对就业落实、职业选择影响更显著,而家庭背景对岗位性质影响更显著;努力程度因素中,就读经历和在校表现对就业落实、职业选择及岗位性质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Shapley值分解发现,环境因素中的户籍、性别分别对就业落实、职业选择影响最大,贡献度为52.20%、31.42%;努力程度因素中的院校层次对岗位性质影响最大,贡献度为53.87%。基于此,研究从政府、高校及个人角度对实现本科师范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出三点建议。
关 键 词:本科师范生 就业结果 机会不平等理论 影响因素 Shapley值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