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韵 徐国庆[1] Yu Yun;Xu Guoqi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出 处:《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17期5-12,共8页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技能型社会测度模型、驱动因素及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VJA220006)。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在高流动性的就业背景下,个体拥有专用技能是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这一过程需要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机制。专用技能的形成依托于个体在工作实践情境中习得的各类知识,不同工作岗位的专用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具体需要依据岗位工作工艺的复杂性、情境的复杂性以及研发知识的复杂性进行划分,并以此来组建工作本位技能学习模式。就业流动会破坏个体工艺学习的积累、情境学习的积累以及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工作本位技能学习需要校企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提供完整的技能学习周期;国家与行业部门需要共同构建科学的技能认定体系,增强技能在市场筛选中的信号作用;政府部门需要从福利待遇与就业机会上给予技能学习保障的政策支持,提升技能学习的吸引力。
关 键 词:就业流动 工作本位技能学习 专用技能 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分 类 号:G710[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