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静姝 高燕翔[2] 周登威 LIN Jingshu;GAO Yanxiang;ZHOU Dengwei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中医院张琪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E43712);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21xk66)。
摘 要:温病与伤寒是中医学家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秦汉简帛医药文献与传世文献,梳理秦汉时期温病与伤寒的概念演变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研究发现:在概念的形成上,“温病”早于“伤寒”。在东汉早期之前,温病与伤寒泾渭分明,温病以“头、身痛,汗不出而渴”为主;伤寒以“头痛、烦懑、不能饮食、四节不举”为主。东汉中后期,“伤寒”泛化为外感疾病的统称,温病逐渐融入此泛化的“伤寒”内,而逐渐蜕变为伤寒的支蘖。
分 类 号:R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