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文献

作品数:162被引量:29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岩申红义李建平张显成吕亚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战国秦汉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演变史考略
《中国针灸》2025年第3期280-287,共8页陈晓红 刘德坤 张瑞斌 曾雅涵 杨莎 余曙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230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374604、8240558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NSFSC0696、2024NSFSC1975;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24ZYD012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D-202003。
梳理战国秦汉时期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价值。通过分析历史文献,特别是《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老官山汉简和经穴髹漆人像等资料,探讨经脉与脏腑理论的萌芽、发展和成熟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
关键词:经脉-脏腑理论 简帛文献 经脉 脏腑 针灸学 医学史 
战国黄老学派之拟托作品再探研--以马王堆帛书、清华简等简帛文献为中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4-149,152,共7页苗江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出简帛与战国拟托文本研究》”(23FZWB009)成果之一。
近年来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清华简、上博简等出土文献之中皆可见黄老学派作品的载录,但这些材料中不乏假托于黄帝、彭祖等闻名人物而作的拟托简帛文本。马王堆帛书《十大经》及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等文与传世文献《管子》《...
关键词:黄老学派 马王堆帛书 《黄帝四经》 《殷高宗问于三寿》 《彭祖》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修订本)出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世纪70年代初,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帛画、简牍等,震惊世界,影响深远。马王堆所出有字简帛文献总计五十余种,包括《周易经传》《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天文气象杂占》《阴阳五行》《刑德》《五星占》《相...
关键词:长沙马王堆汉墓 《春秋事语》 学术研究价值 简帛文献 遣册 天文气象杂占 马王堆 
推荐阅读
《装饰》2024年第11期11-11,共1页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名作《丝绸之路新史》在2013年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CAS)上被公认为亚洲人文教育领域的最佳新书,本书《从敦煌到撒马尔罕》为其全新增补版本,附原书所涉简帛文献原文,另增与元朝中外交通...
关键词:文献材料 前沿研究成果 简帛文献 撒马尔罕 交通史 丝绸之路 著名汉学家 人文教育 
观念、视野和方法——简帛文献与先秦两汉哲学研究的动向
《人文杂志》2024年第11期42-49,共8页叶树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道家政治哲学研究”(63213094);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道家哲学己物伦理问题研究”(171089)。
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大量简帛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造成了深刻影响。它不仅重塑了先秦两汉哲学思想的图景,也从许多方面影响着当前研究工作的走势,后者主要表现为研究者的观念、视野和方法在其推动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就此进行反思...
关键词:简帛文献 先秦两汉哲学 观念 视野 方法 
秦汉简帛文献所见甘草“疗外伤金创”功效及其在东汉晋唐的传承
《中华医史杂志》2024年第5期267-270,共4页李奇 罗琼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0412)。
对秦汉简帛文献所见的甘草功效进行研究, 发现出土文献中, 甘草经常用于"疗外伤金创"。沿至东汉晋唐亦有大量甘草"疗外伤金创"功效的相关记载, 而且药物配伍、制法、用法、用量均与秦汉简帛文献一脉相承, 可证甘草"疗外伤金创"功效从先...
关键词:秦汉简帛文献 甘草 外伤金创 功效 
楚系简帛文献中的“程”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3期153-160,152,共9页刘洪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参照下的《说文》释义牵合字形现象研究”(20YJC740021);江苏省第六期“333人才”培养支持资助项目(2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古汉语字词关系史研究”(22&ZD300);“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G2607)成果。
“程”是上古汉语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词语,它在战国楚系简帛文献中的用字情况尚未专门梳理。本文通过对相关出土文献的具体考证,指出“程”主要有“程”“[米呈]”和“[糹呈]”三种写法,前两种写法皆见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后一种写法见...
关键词:楚系简帛文献 “程” “[米呈]” “[糹呈]” 
数字人文视域下简帛文献的分词研究--以《里耶秦简牍》为例
《语言文字应用》2024年第3期132-144,共13页刘铭 冯慧敏 陈镱文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字化文化资源平台的智能分析与利用研究”(2019ZDLGY17-03);陕西省秦创原队伍建设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化遗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22KXJ-143)的资助。
简帛文献是一类不同于传世典籍的传统文化载体。本文以两卷里耶秦简为例,结合数字人文的文本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自动分词研究。基于经过人工标注的里耶秦简文本构建里耶秦简语料库,分别使用3类分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并讨论其...
关键词:数字人文 简帛文献 里耶秦简 自动分词 深度学习 
基于秦汉简帛医药文献浅析中医学早期温病与伤寒概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林静姝 高燕翔 周登威 
广东省中医院张琪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E43712);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21xk66)。
温病与伤寒是中医学家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秦汉简帛医药文献与传世文献,梳理秦汉时期温病与伤寒的概念演变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研究发现:在概念的形成上,“温病”早于“伤寒”。在东汉早期之前,温病与伤寒泾渭分明,温病以“头、身...
关键词:简帛文献 温病 伤寒 概念梳理 
陇右金石简帛文献之“发现”与中华文化“丝绸之路传播”的学术建构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25-35,共11页韩高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早期书写与商周秦汉文学关系史研究”(22&ZD2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陇右简牍文献整理与研究”(23VRC081)。
20世纪初以来,陇右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所发现的图像(彩陶、岩画等)和金石简帛,共同构成了一个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的文明起源、中西文化交流盛况的“资料库”。丝绸之路陇右段出土先唐文献的整理研...
关键词:陇右 出土文献 中华文化丝绸之路传播 学术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