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静[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10001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8期1-27,共2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深刻影响了2014-2024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梳理这十年间的批评状况,首先需要对“批评”这一知识工作本身进行思考。“批评”作为文学教育与学院知识生产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始终面对着“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的张力。这一张力关系在这十年间伴随着当代文学学科化建设加速而被极大凸显。与此同时,置身数字时代,去中心化、集体合作、偏向主观经验、注重体验与消费的互联网知识生产模式业已生成,直接面向当下发言的“文学批评”深受这一转型趋势的影响。在学院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文学批评界试图联合媒体与跨学科的力量,寻求“破圈”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学院批评的位置、功能与工作方式必须不断结合实践状况来重新反思与再定位。
关 键 词:当代文学批评 学院体制 历史化 互联网媒介 知识转型
分 类 号: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206.7[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