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祠堂的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伟 陈延斌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江苏师大中华家文化研究院

出  处:《家族企业》2024年第9期94-97,共4页China Family Business Review

摘  要:传统社会的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辉煌与传统的记录,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宗族文化的象征与标志。“通礼”,即通行的礼仪,普遍使用的礼节。用朱熹的话说,通礼即“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朱熹撰著《家礼》时,将“通礼”置于卷一,而“通礼”中又将“祠堂”放在篇首。在说明这样做的理由时,朱熹说:“此章本合在祭礼篇,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故特著此冠于篇端,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后篇所以周旋升降、出入向背之曲折,亦有所据以考焉。”

关 键 词:先立乎其大 宗族文化 祠堂 祭礼 报本反始 《家礼》 朱熹 历史沿革 

分 类 号:B2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