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礼

作品数:388被引量:55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麻国钧邵凤丽曹飞赵克生周华斌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游戏中的祭礼①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7期20-23,共4页樊登 
由祭礼尚质看巫史传统的超越性——兼论明器礼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吴飞 
中国文明超越性的问题,是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核心话题。以西方超越性宗教为标准衡量中国文明,是有巨大问题的。而巫史传统乃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主流,需要通过巫史传统来理解超越性。《荀子》《礼记》中对祭礼理论有非常多的讨论,其中...
关键词:祭礼 超越性 自然 明器 
仪式系统视角下二里头遗址占卜活动再研究
《华夏考古》2024年第5期128-135,共8页张飞 李怡晓 
仪式活动是早期国家礼制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全面理解国家政治经济特征与发展历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占卜遗存的空间分析,展示了占卜活动与手工业经济的密切联系。对占卜用材及占卜方式的空间分析则说明,二里头遗址内占卜活...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占卜 空间分析 祭礼 仪式系统 
祭礼与性情:德性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基础
《江海学刊》2024年第5期129-138,共10页李松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当代阐释”(项目号:23CSH0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显著特点,祭礼是透视中国文明深层特质与演变脉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功能学派与年鉴学派侧重以“自然需求论”“社会中心论”等理论视角探讨祭祀的起源与社会团结之道,当这两个学派进入对中国祭礼的考察时...
关键词:宗教 祭礼 德性 传统社会秩序 
中国祠堂的历史沿革
《家族企业》2024年第9期94-97,共4页王伟 陈延斌 
传统社会的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辉煌与传统的记录,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宗族文化的象征与标志。“通礼”,即通行的礼仪,普遍使用的礼节。用朱熹的话说,通礼即“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朱熹撰著《家礼》时,...
关键词:先立乎其大 宗族文化 祠堂 祭礼 报本反始 《家礼》 朱熹 历史沿革 
气尽与未尽——朱熹丧祭礼中的鬼神观
《现代哲学》2024年第4期140-151,160,共13页毛国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朱熹《家礼》庶民化研究”(22FZXB025)。
朱熹理气观下,人死之后,鬼神只是气;气屈为鬼,气伸为神。但是,人死之后气是“散尽”还是“未尽”,值得讨论。朱熹却两者兼论,认为人死有常理和非常理两种情形,常理下“安于死者”,气自散而尽;非常理下气凝结而“未尽散”,易成为“四类...
关键词:朱熹 鬼神观 丧祭礼  
元丰祭天礼制背景下程颐祭礼与天理的建构
《现代哲学》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孙逸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宋朱子语录的编纂与朱子后学的话语建构和思想展开”(23CZX026)。
王安石以天道-人道贯彻祭天礼制,元丰祭天礼制据此对郊祀-明堂二元结构在天帝关系、配帝、祭器等议题上进行变革。程颐认同王安石和元丰祭天礼制的结构,但他基于天理观念将王安石的天人二道统摄到生成一理,又将王安石和元丰礼制区分的...
关键词:程颐 祭礼 王安石 元丰礼制 天理 
新出釪我卣铭文所见西周祭礼考
《文学遗产》2024年第4期170-176,共7页黄益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甲骨文与殷礼研究”(项目编号19VJX114)阶段性成果。
山西绛县横水墓地M2022出土的舒我卣铭所记为国国君钎我参与周穆王在宫所举行的奥祭的助祭之事。该铭之“奥宫”与麦方尊等铭之“豌京”所记祭礼相同,皆为殷周祭。对读舒我卣铭文,可知同时期的霸伯翼盒铭之“王祭登于氏”亦与祭相关,霸...
关键词:舒我卣奥祭  霸伯翼盒 
事神与均惠:从儒家祭礼的两条脉络看中国社会的神圣性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155-155,共1页宋丹丹 凌鹏 
《仪礼》中所有的《特性馈食礼》记载了儒家祭祀父祖之礼,这一礼经文本显露了儒家尝试通过蕴含“事神”和“均惠”这两条脉络的祭礼在宗族中激发“尊祖敬宗”情感的努力。其中,“事神”指的是作为主祭者的主人和主妇在宗族族人和宾客的...
关键词:《仪礼》 神圣性 通过礼仪 祭礼 宗族 儒家 宾客 脉络 
先代帝王祭礼的理据、功能和发展线索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4年第1期136-151,331,共17页田成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学大百科全书”(22&ZD226)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设计理据和礼仪功能的不同,先代帝王祭礼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出现在北魏、隋唐与宋金时期,按照《礼记·祭法》的报功要求祭祀功德显赫的先代帝王,彰显当政朝廷遵循儒经的态度。第二类出现在新莽、唐宋时期,梳理正统王朝的更迭脉络...
关键词:先代帝王祭礼 祀谱 《礼记·祭法》 五德终始说 历代帝王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