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红[1,2,3] 白宏太 WANG Hong;BAI Hongtai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广东广州510631 [2]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及教师发展测评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4]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2022年国家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项目“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有效激发教学改革行为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及师资供需配给研究”(项目编号:VFA220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教师培训中高校学者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但在实践中学者常陷入“角色困境”,专业引领作用受到局限,理论与实践的隔膜未能有效突破。深入分析学者陷入“角色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着眼于学者与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角色定位、空间重构以及精神陪伴,更全面地认识学者的价值与贡献,构建学者对中小学教师“陪伴式引领”的理念及行为模型,是破解理论引领与实践落地相互割裂的瓶颈问题的关键。“陪伴式引领”以学习型组织理论、道德领导理论以及“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建构以倾听(Listen)、赋责(Oblige)、走访(Visit)、共历(Experience)为核心要素的“LOVE行为模型”,并通过“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营造中小学教师与高校学者共创共生的培训生态。
关 键 词:教师培训 高校学者 陪伴式引领 LOVE行为模型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