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冰洋 Xue Bingya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5期76-81,共6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ZC2024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博士后创新项目支持。
摘 要:王雱的《老》《庄》注在诠释史上的贡献在于,注重对《老》《庄》文本中宏观主旨的把握,偏重义理阐发,并提出以下三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丰富了《老》《庄》诠释史之内容:一是借助“制名寓意”的解读方式来把握作者寓言叙事背后的微言大义;二是通过考察篇目和故事的为说次序,以探究典籍主旨线索的方式,考察文本所反映之主旨;三是提出“孔老相为终始”说贯通孔、佛、道三家思想,认为诸家圣人之言皆为应对一时所需而出,关键在于圣人之言与当下实际情况的契合性,并通过会通三家思想揭示出“天下无二道”之理。通贯性地理解文本的逻辑结构,发掘出单个故事及篇章与文本主旨的关联性,具有跨文本诠释之特色,在诠释道家思想的同时,兼采儒佛,显现出依托老庄思想阐发自身理论体系之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