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新学

作品数:7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书华杨天保肖永明范立舟刘成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坡乌台诗案”与荆公新学话语——以御史弹章为线索
《文艺研究》2025年第2期63-77,共15页王启玮 
“乌台诗案”始于王安石、宋神宗、御史、苏轼的互动,根植于神宗朝的政治文化语境,实质是神宗在王安石影响及御史鼓动下意欲经由明示好恶令天下“一心趋上所为”。新学话语的再生产机制是理解诗案的关键。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为将劾...
关键词:乌台诗案 何正臣 先王之道 荆公新学 王安石 修辞策略 舒亶 神宗 
经典人物的另一面——王安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旧档案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
关键词:介甫 经典人物 王安石 哲学命题 荆公新学 另一面 著书立说 
王雱《老》《庄》注之诠释特色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5期76-81,共6页薛冰洋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ZC2024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博士后创新项目支持。
王雱的《老》《庄》注在诠释史上的贡献在于,注重对《老》《庄》文本中宏观主旨的把握,偏重义理阐发,并提出以下三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丰富了《老》《庄》诠释史之内容:一是借助“制名寓意”的解读方式来把握作者寓言叙事背后的微言大义;...
关键词:王雱 荆公新学 道家哲学 文本诠释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百部经典·王安石集》解读人刘成国先生访谈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张洁 刘成国 
〔访谈缘起〕刘成国,197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代学术思想史、文学史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王安石年谱长编...
关键词:学术思想史 荆公新学 《文学评论》 编纂委员会 《文学遗产》 王安石 奖励基金 宋代文学 
向未知探险
《高中生之友》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卢鑫 
一定程度上,写作如同探险,我们面对混沌的话题、材料、思绪、情感,需要用笔写下一个个句子,描绘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探索一处处未知的洞天。荆公变法:超越时代的孤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关键词:黄仁宇 王安石 荆公新学 精神支撑 流传千古 有志者 不得志 探险 
经典人物的另一面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2023年第5期61-65,共5页一苇 
旧档案王安石,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字介甫,号半山。他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
关键词:介甫 经典人物 哲学命题 荆公新学 另一面 王安石 著书立说 
儒学视野下的荆公新学——王书华《荆公新学及其兴替》读后被引量:2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年第4期163-168,178,共7页张呈忠 
宋朝的新学盛衰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新学是近二十年来学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王书华《荆公新学及其兴替》一书全面梳理了荆公新学,并高度评价了荆公新学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对于如何理解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中儒学与...
关键词:荆公新学 儒学 法家 
北宋新学论三教关系:以王安石、陆佃为例
《宏德学刊》2022年第2期105-116,共12页杜晓 
王安石及其门人陆佃以道德性命为主导,希冀以道家的形上学说、佛教的心性思辨为儒家的仁义礼乐奠定根基,最终建构三教一理基础上的新学,辅助变法。两人致力于实现三教之一理,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三教因自身鲜明的理论特征而存有差异性...
关键词:荆公新学 三教关系 王安石 陆佃 
二程的“儒者之学”发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02-108,共7页李彬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ZDJH-00519);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学术著作资助项目(2021JPZZ14)。
河南大儒二程兄弟是北宋新儒学建立的中心人物。二程“儒者之学”区别于当时的“词章”“训诂”“异端”之学。是所谓的“通道”之学。“求为圣人之学”,包含着两个密不可分的维度:义理性命和经世致用。“儒者之学”又是真正意义上的“...
关键词:儒者之学 二程 体用一源 辟佛 荆公新学 
“一道德”与“再造三代”之梦——王书华教授《荆公新学及其兴替》读后被引量: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4-57,共4页文建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荆公新学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王书华教授《荆公新学及其兴替》从学术史梳理和思想阐释两方面对荆公新学作了深入研究,具有正名定分、知人论世、援引扬弃、文本与语境相结合等创新之处,对我们正确认识王安石及荆公新学...
关键词:王安石 荆公新学 王书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