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运河:为中华文明重构山河的千年工程——专访贺云翱教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本刊记者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群众》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明创造标志之一,大运河宛如一部“巨著”,有着极其深厚博大的内涵。790公里,是大运河在江苏大地径流长度,江苏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广阔的覆盖地域。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年过去,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后启动,并成为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更是今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本刊记者专访著名文化学者贺云翱教授,从多元视角解读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地位和现代意义。

关 键 词: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公园 世界遗产大会 多元视角 历史文化遗存 大运河 中华文明 通航里程 

分 类 号:F552.7[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