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锋杰
机构地区:[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8期82-93,共12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8AZ W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童心说”获得无数青睐,各类文论史都对它赞美有加。我提出重估,不是否定它的革命性意义,是想更清晰地界定它的来源、内涵、边界与实际的接受情况,从而明白“童心说”作为抒情思想的独特意义。并在心学脉络中研究它与“良知说”“性灵说”“赤子说”的关联或区别,确认明中叶后中国抒情史的走向到底是“童心说”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还是“性灵说”承担了更广泛的抒情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论史上高度评价“童心说”是潮流。在饱受非审美、非主体观念的长期影响后,人们欲以“童心说”为内援,强化文学审美论与主体论的思想向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