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燕
机构地区:[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310018
出 处:《美术研究》2024年第5期119-120,共2页Art Research
摘 要: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国画的审美语境,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诗乐”审美同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同样是中国画走向“尽美,尽善”的关键所在。中国画兴于“文”的介入,正如陶渊明亲自躬耕南山,摩诘造意,子瞻缔境,推动了中国画的审美进入一个“书卷气”“文人气”的时代,这就大大提高了它在文人士大夫语境与日常生活创作中的意义。古人强调“文心观物”,既是创作观点又是艺术思维,既是审美性格又是审美态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