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乐

作品数:310被引量:2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齐洲刘泽民彭玲余群陶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美育发展的实践策略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5年第3期44-46,共3页薛萌 
《论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传达的是从诗开始,以礼为立足点,乐能陶冶性情,在诗礼之后继之以乐,以养成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通过审美教育来启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培养道德品质和全面素养的重要性。当今,随着《义务教育艺术...
关键词:道德品质 内在潜能 实践策略 小学低年级 成于乐 义务教育 审美教育 立于礼 
立于礼、成于乐——小学道德与法治跨音乐学科教学的实践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年第23期137-139,共3页姜黎 
德育是素质教育之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因为该学科知识比较单一,单纯讲解也比较教条,而采取跨音乐学科教学模式,可实现立于礼、成于乐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跨音乐学科教学的可行性,接着阐述了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音乐学科 跨学科 教学方法 
巧借乐舞之力 助推诗词教学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4年第12期43-44,共2页周军峰 
一、诗词与音乐的渊源。诗词自诞生以来,便与音乐相伴相生。《论语》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是诗词的源头,诗词的发展也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
关键词:诗词教学 成于乐 立于礼 巧借 《论语》 《诗》 
只捡了芝麻
《读书》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戴建业 阿梗(图) 
英国那位老奸巨猾的培根,只说了句“诗歌使人灵秀”,就常常被人们反复提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诗歌的认识比培根全面深刻得多,反而有意无意地被大家冷落。发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把诗作为教育的起点:“兴于诗...
关键词:社会教化 诗可以兴 成于乐 立于礼 兴于诗 诗教传统 培根 孔子 
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及其对《论语》之统摄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21期10-12,共3页鹿钦兰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汉字、欧洲字母文字与中西语言和哲学话语体系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YJAZH048)与山东省(哲学类)《孔子、柏拉图与中西文化话语体系关系的发生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CZXJ02)相关成果。
世人多称《论语》为“微言大义。”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是《论语》之微大义,这一点则论者不多。诗、礼、乐,都是儒家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但浓缩了儒家关于教育的哲学思想,而且也是《论语》之诗眼,...
关键词:   《论语》 统摄 
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文心观物”
《美术研究》2024年第5期119-120,共2页周燕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国画的审美语境,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诗乐”审美同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同样是中国画走向“尽美,尽善”的关键所在。中国画兴于“文”的介入,正如陶渊明亲自躬耕南山,摩诘造意...
关键词:艺术思维 文人士大夫 《关雎》 审美语境 文心 成于乐 书卷气 乐而不淫 
审美创造视域下小学古诗词“三素二朗”式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7期4-7,共4页杨雯雯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丰富的美育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断,从中华传统美育的角度,阐明了诗歌、礼仪、乐舞之间的关系。朱光潜先生也提出:“要求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心灵教育 立德树人 美育思想 审美创造 成于乐 教学研究 朱光潜先生 
兴发教学的框架及其理论来源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2024年第9期4-8,共5页刘良华 
兴发教学源自中国古典教育所倡导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发教学主要通过打通情知关系、学思关系和知行关系来兴起和引发学生自信、自学和自治的激情。从情知关系的视角出发,兴发教学重视情志教学对知识学习的兴发并由此引发学...
关键词:古典教育 知行关系 成于乐 童蒙 立于礼 兴于诗 兴发教学 自学 
朝向众多未来的诗学——论张伟栋的当代诗研究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冯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一栋伟大的建筑物必须从不可测量的元素开始,然后用可测量的方式进行设计,最后的成品必须是不可测量的。——刘易斯·康(1)“真正伟大的新诗诗人必然是古典、浪漫与现代汇流的结果”如果将朦...
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日常生活叙事 本体意识 先锋诗 诗歌语言 诗歌观念 成于乐 存在主义 
兴发教学:理论视角、改革路径与支持系统
《新课程评论》2024年第7期7-11,共5页刘良华 
中国古典教育话题体系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启发教学或启发式教学;二是兴发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精神是“不愤不启,不不发”,其重点在于提醒教育者,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轻易启发求学者,而应该让求学者自学自悟。兴发教学是对启发教学...
关键词:不愤不启 古典教育 自悟 改革路径 支持系统 启发教学 成于乐 启发式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