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培养”还是“涵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继冶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出  处:《新校园》2024年第10期11-12,23,共3页New Campus

摘  要:1977年恢复高考,读书的孩子看到希望,中国的教育校对了方向,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教育走过了从规范到强大的47年的辉煌历程。1978年1月老作家徐迟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热情讴歌了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顽强意志和苦战精神,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从中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读者也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和这样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那时的中小学生,恐怕有一半以上的理想是要当科学家。叶剑英元帅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准备会上写了五言绝句《攻关》:“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不久后老人家又发表了一首《忆秦娥·祝科学大会》:“追科学,西方世界鞭先着。鞭先着,宏观在宇,微观在握。神州九亿争飞跃,卫星电逝吴刚愕。吴刚愕,九天月揽,五洋鳖捉。”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时任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满怀豪情,发表了题为“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的讲话。

关 键 词:全国科学大会 拔尖创新人才 科研成果 叶剑英元帅 五言绝句 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满怀豪情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