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编寄语  

Guest editor′s commenta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杏芬 郭家彬 YANG Xingfen;GUO Jiabin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15 [2]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71

出  处:《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4年第10期721-721,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环境中暴露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急剧增加。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获取化学物质毒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主要路径。基于整体动物实验的传统毒理学安全评估模式已无法应对庞大的化学安全数据缺口,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化学物质及相关产品毒性预测和风险评估的要求。此外,动物试验“3R”原则在全球广泛实施,非动物替代方法越来越受到推崇和法规的采纳。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其与计算机、信息学、材料和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工具,形成了许多毒理学新途径方法(new approach methodologies,NAMs)。NAMs泛指任何能够为外源因素的健康和环境危害与风险评估提供有用信息,并且显著减少或避免使用动物的技术、方法、方案或其组合。

关 键 词:化学物质 途径方法 毒性预测 信息学 现代生命科学 化学安全 评估模式 交叉融合 

分 类 号:TS202.3[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