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永斌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82
出 处:《理论观察》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Theoretic Observation
摘 要:早期海德格尔对笛卡尔二元论世界观展开三重批评解构。第一,就世界、客体而言,海德格尔认为:笛卡尔把世界作为广延物、现成存在的世界或自然,遮蔽了原初的世界存在、世界性。第二,就主体、精神实体而言,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回到一个无“世界”的孤绝的现成主体——“我思,我在”,并且未规定“我在”的存在,从而遮蔽和遗忘了此在的存在是“在世界之中”的与他人“共在”的存在。第三,笛卡尔将主客分离并赋予理性认识以沟通主客的优先性,这不仅导致了人与世界分离和对立,还遮蔽了原初的人的在世之在和通达世界的原初方式。但总体而言,海德格尔对笛卡尔二元论世界观持的是一种温和的批评,通过解构和阐释,以回到被它遮蔽的原初存在并为之奠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