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东舜 XU Dongshun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改革试点”专项一般课题“现当代时间哲学视域下的因果解释研究”(24NDJC332YBMS);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学启蒙’研究”(20CZX045)。
摘 要:自然主义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是否适合社会科学的立场及其研究始终是社会科学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自然主义”本身丰富的含义以及自然科学的当代发展揭示的自然科学之多元性都为建构一种能维护社会科学独立性与有效性的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带来了困难。但近年来学界对博物学的重新发掘却可以为这种建构提供一定的启示: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博物学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与诸多自然学科相容,又与传统经验论、当代科学哲学相通,其学科特征有助于建构一种依托地方性知识进行反还原论解释的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就本体论层面而言,博物学将人类社会自然化,又将自然历史化,重构出一种属人的、宏观的“自然”观念,丰富了对“自然主义”的理解。借助博物学的这一立场,就有可能给出一种属人的、多元的、非还原论的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它既承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联,又允许社会科学保留其独特的方法与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