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是对生活世界的疏离性介入——关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的再阐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惠敏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10期43-48,共6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文学作品没有内外之分,凡有贡献于一件文学作品之形成者,无论其原为文学常见常用的形式和手法,抑或作为素材的现实内容,都处在并属于文学作品“之内”,但这一“之内”并非假定尚有文学“之外”的存在,而是说文学“自身”。作家诗人在构造文学“自身”时,总是在文学性与非文学性之间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比对和切换,而读者的情形同样如此,虽身处其外,然同时亦在其内,换言之,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同时并举。关于读者,再分解言之,其一方面体验着作者的内内外外运动,而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携带其个人特性或信息的内内外外。文学性成就于一个内外之分,但同时还瞬息不停地拆解这一内外之分。文学性非此非彼,但又亦此亦彼,更准确描述,文学性在乎彼此之间。

关 键 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文学性 非文学性 有机结构 文本间性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