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二林[1] 汪盼 Chen Erlin;Wang Pan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出 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高校思政课讲好制度故事的话语创新研究”(21VSZ042)。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这顺应了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的现实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引领强国建设、复兴伟业的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成功实践也一再表明“,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之所以是可能的、必要的和正确的,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基础,在思想观念、思维范式、实践功能和传播方式上具有切近相通的践行路径。因此,注重在这些层面与理路上着力,深入推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对于巩固文化主体性、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G122[文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