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连116600 [2]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校长办公室,重庆404120 [3]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401228
出 处:《农业技术经济》2024年第10期F0003-F0004,共2页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基 金:2024年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编号:23100070031474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校网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4TZ02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矩张量理论的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破裂机制研究”(编号:2022J01930)。
摘 要:“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应当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三农”人物,包括农民、农业科研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等,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故事、精神和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典型的力量:中国年度三农人物》一书就详细介绍了中国“三农”行业的典型代表,学校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融入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正向教育会起到良好效果。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三农”人物教育元素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 键 词:中国农业出版社 教学与管理 农业科研工作 农村基层干部 教育资源 内在需求 教育元素 三农
分 类 号:G521[文化科学—教育学] F323[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