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105-106,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一、从主体危机立场到多主体网络在人与人工智能亲密与威胁并存的关系中,人工智能并非人简单的延伸工具,而是在知识和思维方式层面与人类深层次互动。随着人类进入“后数字时代”,人类似乎难以再获得某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绝对主导和控制,这敦促人类寻求视角的转置,超越人类中心的倾向,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重新审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走向多主体网络的立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7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