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149-150,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近年来,从“甄嬛体”到“鼠鼠文学”,从“黛玉文学”至“废话文学”,诸如此类的趣味“文体”生产出一个又一个热梗,在网络交流中层出不穷。这些“文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以某个影视人物的对白风格或某个热点事件的文本表述为母体,将其化用至各类日常交流场景,原本平淡的对话、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戏的话语表达而变得有趣,进而掀起一场又一场的网络狂欢。当下,随着青年群体“发疯文学”的出现,一场新的狂欢正在网络空间展开。“发疯文学”以极端的言论表达和激进的情绪状态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及参与,许多年轻人不再小心翼翼,而是选择用满屏的语气助词和混乱的语言逻辑,在网络中“狂放”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关 键 词:批判性话语分析 黛玉 青年群体 文学作品 语言逻辑 情绪状态 网络交流 影视人物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B842.6[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