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进才[1] LIU Jincai
出 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4-140,共7页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ZW019)。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的传记写作对于孔子形象的书写与建构甚为重要,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有别于一般传记,注重凸显传主生平事迹与生命历程的写作范式,他提出的孔子思想“三分法”的辩证观念为80年代在重评孔子的思潮中建立了评介的标尺。张秉楠的《孔子传》深受梁启超传记方法论的影响,将史料考订、孔子生命历程与历史语境相互参证,作为学者的传记之作,张秉楠的《孔子传》显示了对史料来源的熟识与精细的考证功夫,书写了孔子“君子人格”形象。这两部传记对于20世纪80年代孔子形象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孔子的思想资源不但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也成为全人类所共享的珍贵精神财富,孔子形象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