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写作的不同路径与80年代的孔子形象书写——以匡亚明的《孔子评传》、张秉楠的《孔子传》为例  

Different Paths of Biography Writing and Confucius Images in the 1980s--Taking Kuang Yaming’s Confucius Review and Zhang Bingnan’s Confucius Biography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进才[1] LIU Jincai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4-140,共7页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ZW019)。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的传记写作对于孔子形象的书写与建构甚为重要,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有别于一般传记,注重凸显传主生平事迹与生命历程的写作范式,他提出的孔子思想“三分法”的辩证观念为80年代在重评孔子的思潮中建立了评介的标尺。张秉楠的《孔子传》深受梁启超传记方法论的影响,将史料考订、孔子生命历程与历史语境相互参证,作为学者的传记之作,张秉楠的《孔子传》显示了对史料来源的熟识与精细的考证功夫,书写了孔子“君子人格”形象。这两部传记对于20世纪80年代孔子形象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孔子的思想资源不但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也成为全人类所共享的珍贵精神财富,孔子形象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

关 键 词:传记写作 《孔子评传》 《孔子传》 孔子形象 80年代 

分 类 号:I207.5[文学—中国文学] B222.3-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