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形象

作品数:320被引量:34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进才张岩张岩杨兆贵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记写作的不同路径与80年代的孔子形象书写——以匡亚明的《孔子评传》、张秉楠的《孔子传》为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4-140,共7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ZW019)。
20世纪80年代的传记写作对于孔子形象的书写与建构甚为重要,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有别于一般传记,注重凸显传主生平事迹与生命历程的写作范式,他提出的孔子思想“三分法”的辩证观念为80年代在重评孔子的思潮中建立了评介的标尺。张秉...
关键词:传记写作 《孔子评传》 《孔子传》 孔子形象 80年代 
圣、师显隐:五代北宋释奠礼文中的孔子形象及其书写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40-148,200,共10页李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至北宋礼制与文学研究”(19CZW033)。
孔子的封号和地位在历史潮流中浮动不居,其关键点在“先圣”“先师”名号的兴替。自显庆二年唐高宗下诏恢复“先圣”之号以后,孔子“先圣”的地位已基本稳固,并在北宋达到高峰,国家礼制文中出现了“宣圣”的尊号。但五代至北宋时期,士...
关键词:孔子形象 先圣 先师 圣师 释奠 
埃兹拉·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75-82,158,159,共10页谭小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埃兹拉·庞德翻译诗学研究”(项目编号:22YJA752017)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一生推崇儒学,尤其关注孔子。长期以来,研究者多将研究视野置于庞德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及儒家典籍翻译上,很少探讨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对庞德而言,孔子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令他敬仰的鲜活的人,是一位从圣坛...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 孔子 仁者 乐者 智者 
荻生徂徕圣人观新探——以《蘐园十笔》中的孔子形象为中心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5期42-54,共13页王蕾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朱子学文献编纂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2)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张立文。
“圣人”是日本儒者荻生徂徕学说体系的核心概念。对此,逐渐形成了以“制作”论圣人、孔子非圣人或勉强为圣人的主流观点。然而,在《蘐园十笔》一书中,却存在着荻生徂徕以“思”与“德”论圣人的侧面,传承“圣人之思”的孔子形象也由此...
关键词:荻生徂徕 圣人 孔子 思与德 蘐园十笔 
从《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对孔子思想的补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黎京焱 宋庆楠 
孔子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之一。庄子深谙孔子的学说,知其潜藏的偏失,因此特借孔子之口阐发对其学说的思考。在《庄子》内篇中,孔子于《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三篇频繁出场,或为“师者”阐发入世发用之旨、或以“无...
关键词:《庄子》内篇 孔子形象 庄孔对话 
影视作品中的孔子及其角色塑造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牛鹤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DA261。
近现代以来,随着影视的大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孔子,不断走上荧幕,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民众。从1940年至今,影视作品中的孔子文化思想展示及其角色塑造,都深度整合了大众阶层的审美和文化趋向。其中,孔子的文化思想展示和孔子...
关键词:文化巨人 角色塑造 孔子文化 影视作品 孔子形象 文化趋向 发力点 深度整合 
晚明儒者管志道视域中的圣人观与孔子形象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石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ZX051)。
管志道以“群龙无首”之圣人观对理学的儒学为本位、心性论为导向的道统观以及晚明以素王尊孔子的观念进行了解构,破除了儒家对圣人观的话语特权。基于此,他把有德统治者、释迦、老子等人皆纳入了圣人的行列,并将道统权、师道权还归君...
关键词:管志道 圣人观 孔子形象 道统 
《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辨析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82-94,159,共14页崔树芝 
《庄子》一书中的孔子形象之所以是多面的,根源于《庄子》文本的复杂性。由《天下》篇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总体上窥探庄子与孔子的关系。而要探明庄子对孔子的真实态度,必须回到内篇。孔子在内篇出场十次,六次形象是正面的,其余四次学...
关键词:庄子 内篇 庄、孔关系 孔子形象 
孔子学院在地传播路径:孔子形象的本土解释与再构
《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80-83,共4页徐浩文 
孔子学院作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容之一,是世界认识真实中国与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具备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共同价值为媒介寻求“孔子形象”本土解释与再构,瞄定“Z世代”受众结合互联网语境的传播特征探索...
关键词:孔子形象 孔子学院 本土解释 互联网传播 
先圣·先师·虞宾:唐代诏敕文中的孔子形象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2期71-79,190,共10页吴凌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至北宋礼制与文学研究”(19CZW033)。
孔子的形象在唐王朝前后期有着较大的变化。在唐前期,孔子多以“先师文圣”的形象出现在各类诏敕中,皇帝亦通过崇奉孔子达到尊儒崇教、推行教化之目的,特别是玄宗册封孔子为文宣王,将其抬升到儒家至尊的地位,并在画像上为其披上了象征...
关键词:唐代宾礼 孔子形象 道统 虞宾 先圣 南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