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融入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路径探析——以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通识写作课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熙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北京100084

出  处:《艺术教育》2024年第11期280-283,共4页Art Education

基  金:清华大学写作中心教改四期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以图见史:美术史写作传统及其通识教育价值”,项目编号:xzjg2023-10。

摘  要:高校艺术博物馆如何融入非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使藏品资源服务于最广泛的师生群体,是综合性大学艺术博物馆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通识写作课与艺术博物馆的合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课程呈现出多文本的思维训练、跨学科的底层能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过程三大特征,超越了明确知识的传递,进而揭示了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当代大学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育人要求。

关 键 词:高校艺术博物馆 通识课程 批判性思维 知识生产 

分 类 号:J0[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