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三融三引三阶”模式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琳 刘高鹏 黄胜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广西崇左532100

出  处:《教育观察》2024年第28期119-122,共4页

基  金:2024年桂林理工大学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机械制造工艺”;2024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职业导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五异一体’差异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24JGB224);2024年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一特两融三完善’建设探索与实践”(2024A33)。

摘  要: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高素质、复合型的行业人才。当前,部分高校的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不够紧密,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并且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对此,高校可在分析机械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结合点,以及梳理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三融三引三阶”教育模式,即教学目标三融合,评价体系三引导,思政过程三阶段,搭配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育人水平、优化课程思政质量考评制度、积极推进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这能够帮助教师和高校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机械类专业课程,有助于机械类专业培养具有“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工匠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机械类专业 专业课程 

分 类 号:G711[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