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苗族芦笙舞:随性而跳“声声”不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雨熙 

机构地区:[1]贵州日报

出  处:《当代贵州》2024年第39期15-15,共1页

摘  要:简介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苗族芦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异,根据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和舞曲等。有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和吹笙自舞几种形式。苗族芦笙舞表演时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的农闲期间和喜庆佳节时都要演出的自发性舞蹈。如今的芦笙舞在继承古代芦笙舞姿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娱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礼仪性芦笙舞等种类。2008年,雷山县、榕江县、关岭自治县、水城县(今六盘水市水城区)申报的苗族芦笙舞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普安县申报的苗族芦笙舞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 键 词:苗族芦笙舞 叙事曲 自娱性 榕江县 礼仪性 普安县 芦笙 雷山县 

分 类 号:J63[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