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主体道德意识能否产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153-153,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人工智能不能成为“后人类”的机器道德主体,因为人工智能不能实现“人与世界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它只是人类智能的异化形式,既不能受到感性自然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也不能有独立的实践目的,它的行动或反应无论多么形式多样,但终究不过是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处理后的直观反应或机械反应。因此,人工智能不能形成类似于人的“美感”,更不能自主地产生“美善”动机。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实践目的 主体道德 道德主体 生理因素 加工处理 人与世界 

分 类 号:B82-057[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