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社科纵横》2024年第6期147-152,共6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与竞争政策优化研究”(20BJL117)。
摘 要:虚假诉讼本质上是诉讼制度程序价值的异化,它反向利用诉讼功能,通过有利的诉讼结果将虚假的法律关系确认下来,以实现行为人的不法利益,背离了诉讼制度设立的初衷。虚假诉讼呈现出伪诉辩性和诉讼双方强关联度的表象。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诉讼中法院的被动性、优势证据证明标准、自认制度以及调解制度的固有缺陷,虚假诉讼识别与定性存在困境。应建立虚假诉讼的司法识别机制,在多发案件、调解和自认案件中,由识别主体结合各类案件的表象对虚假诉讼进行审查、识别,并予以法律规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