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识别

作品数:40被引量: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林敏周俊光王瑞君周守俊王春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喀什大学学报》《社科纵横》《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假诉讼的定性困境及司法识别机制研究
《社科纵横》2024年第6期147-152,共6页刘焱 马宁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与竞争政策优化研究”(20BJL117)。
虚假诉讼本质上是诉讼制度程序价值的异化,它反向利用诉讼功能,通过有利的诉讼结果将虚假的法律关系确认下来,以实现行为人的不法利益,背离了诉讼制度设立的初衷。虚假诉讼呈现出伪诉辩性和诉讼双方强关联度的表象。在司法实践中,由于...
关键词:虚假诉讼 自认制度 司法识别 
自洗钱入罪后的司法识别与处断规则被引量:2
《法律适用》2023年第10期117-127,共11页赵宇翔 
自洗钱入罪后,本犯利用金融市场活动的开放性和流通性,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合法化”之行为具有独立的法益侵害内容。洗钱罪状描述中的“转移”,在性质上也应当具备切断不法所得与上游犯罪关联的“转换”属性。当上游犯罪为贪利型时,因...
关键词:自洗钱 法益侵害 实质解释 罪状 罪数 
民事关联案件的司法识别与应对机制研究
《判解研究》2022年第4期39-57,共19页李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慧司法科学理论与司法改革科技支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083240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中国法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q20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民事关联案件的内涵在民事案件审判执行工作中,客观上存在大量具有“关联性”的案件。基于不同的认知和目标,“关联案件”在不同场合下被使用,但指向的案件范围并不完全一致。探讨关联案件的司法识别与应对机制,应当以理解关联案件...
关键词:关联案件 案件范围 民事案件 审判执行工作 关联性 司法 机制 
行政诉讼中滥用诉权的司法识别——以最高人民法院的146份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1年第7期24-27,共4页程晓丽 王钰莹 
新《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正及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行政诉讼从相对人不愿告、不敢告不如有些当事人利用行政复议申请权、行政诉讼起诉权等其他权利,通过大量的信息公开申请、复议和诉讼等活动,给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的正常运转和公共资...
关键词:行政诉讼 立案登记制 裁判文书 实质正义 起诉权 滥用诉权 公共财产 司法识别 
法律漏洞的司法识别被引量:7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2-29,157,共9页曹磊 
2019年司法部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类案检索的困境与突破”(项目编号:19SFB2004)阶段性成果;山东师范大学法治文化与话语比较研究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实证研究表明,法律漏洞因具有流动性而存在模糊空间,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法律漏洞的有无存在很大争议。法律漏洞识别的准确与否直接关乎判决结果的正误,必须给予认真对待。归纳并设定法律漏洞识别的程序与标准,依托程序理性实现漏洞评判形...
关键词:法律漏洞 漏洞识别 规则悖反 拉德布鲁赫公式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事司法识别被引量:4
《政法论丛》2021年第2期104-116,共13页朱德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犯罪事实调查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域》(18FFX061)的阶段性成果
在刑事司法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法识别,应与行政法秩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确认标准相一致,坚持行为的国家职权性质,从而表现统一的法秩序。现行刑法文本和立法解释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入罪识别标准是身份论与职责论并行,与行...
关键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法秩序 犯罪行为主体兼职与挂职 双重标准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司法识别——由一起违反环境资源法律之强制性规定的案件引发的思考被引量:3
《喀什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27-31,共5页江钦辉 
司法实践中,对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识别不一。究其原因在于立法上并没有为如何识别《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提供具体的路径。“合同法解释二”第14条仅将“强制性规定”限缩为“效力性强制规定”,难...
关键词:强制性规定 司法识别 合同效力 具体路径 
法律教义是怎样产生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211-211,共1页桑本谦 
描述法律教义的创制过程,可以揭示法律教义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掌握创制法律教义的工作原理。以刑法学中对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司法识别作为例子,利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其加以分析,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不...
关键词:刑法学研究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后果主义 故意杀人 司法识别 实践逻辑 证据法 功能解释 
滥用行政诉权行为的司法识别与规制——以102份申请履行法定职责案件判决书为分析样本被引量:4
《南海法学》2019年第4期70-82,共13页朱雨昕 
2015年立案登记制开始实施以来,当事人诉权受到更为充分保护的同时,滥用行政诉权的行为也逐步突显。实证研究发现,滥用诉权的判定理由多样,主要包括违反行政诉讼蕴含的内部程序、诉讼类型存在选择的空间时当事人选择不当和违反不同救济...
关键词:滥用诉权 滥诉类型 行为模式 规制措施 
被遗忘权的司法识别与保护——从个案救济切入被引量:4
《政法学刊》2019年第2期28-37,共10页杨杰 
我国现行立法并未确立被遗忘权,这给相关司法裁判带来一定难题。被遗忘权这种新兴权利最终是否可以在司法实践获得个案救济取决于具备相应的条件。被遗忘权的个案救济必须具有谦抑性、共识性和可行性(权利成本)。在个案救济中应采取显...
关键词:被遗忘权 个案救济 比例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