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祥翔 Li Xiangxia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1JZD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理学思想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点可以通过本体论、认识论、工夫论、境界论和治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展现出来。通过提出“理一分殊”,理学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索了事物何以存在差异性,强调了包容性对于人类生活的必然性、必要性。在诠释“格物致知”的过程中,理学家们将尽可能多的人、事、物纳入认知活动当中,并尽可能发掘每一种认知结果的积极价值。理学家们证成“万物一体”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希望将其从理论引向现实生活,唤醒人们心中对他人、他物的博爱包容之心。理学家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立足儒学而兼采佛道,本体论对佛道思想的借鉴尤其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