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成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语文月刊》2024年第11期64-66,共3页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关于“狂人”,形象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随着《狂人日记》进入中学语文教材,诸如“狂人”是否真“狂”等问题,更是长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理解“狂人”形象的难点之一,是小说在正文之前的小序中所交代的“狂人”的最后下落:“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鲁迅在此暗示了“狂人”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不再以“狂”现世,由此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狂人”为什么最后不“狂”了?这个问题又与另一个问题息息相关:在此之前的“狂人”为什么是“狂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