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1期2342-2346,共5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中医药典籍中包含大量隐喻,处理其中的不可译性知识对于跨文化传播至关重要。本文以《伤寒论》魏迺杰英译本为例,基于知识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医隐喻中不可译性知识的英译过程。研究首先探讨了知识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与框架,包括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再传播的机制。随后,研究深入探讨了知识翻译学在处理不可译性知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知识判断类型,通过《伤寒论》中自然型隐喻、社会型隐喻、哲学型隐喻和宗教型隐喻的案例分析,具体探讨了译者如何通过合理的翻译策略实现中医知识的重构和迁移。研究发现,译者在处理自然型、社会型和哲学型隐喻时,通过准确的知识判断,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有效地实现了隐喻知识在目标文化中的重构和传播。但在处理宗教型隐喻方面,译者未能完全传达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和解构中医隐喻的知识结构,适当增加解释以完整地对知识进行迁移。本研究凸显了知识翻译学在中医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为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了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并为其他领域的跨文化知识传播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知识翻译学 地方性知识 世界性知识 知识判断 不可译性 《伤寒论》 中医隐喻 跨文化传播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