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从形式记忆到形象记忆的转向  

Students’Turn from Formal Memory to Image Mem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适[1] LI Shi

机构地区:[1]昌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35期38-41,共4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地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项目编号:19XJJC8800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知识的形式记忆遵循普遍的记忆规律,与相关知识类型、言语编码形式和组织构成有关。以语言为表征形式的知识内容都具有形式记忆的基础,但在形式之外,还有等待被选择和激活的知识想象空间。形象记忆来源于信息创造,意味着学生对知识记忆的保持。形象记忆对注意力资源的调配更有优势,能完善形式记忆不具备的感官功能,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信息的联结。从形式记忆走向形象记忆是为了让学生在对知识形式的筛选、检索和存储基础上,突出知识形象建构。从“大意”转向“细节”的注意力资源调配,推动语言形式和语言形象的融合,构建多渠道、动态化的信息联动记忆,进而促进信息识记和保持长久。

关 键 词:学生 形象记忆 形式记忆 注意力资源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