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符兵 周东来 李庆荣[1] 肖阳[1] 杨琼[1] 廖森泰[1] 邢东旭[1] Fu Bing;Zhou Donglai;Li Qingrong;Xiao Yang;Yang Qiong;Liao Sentai;Xing Dongxu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出 处:《广东蚕业》2024年第12期1-3,共3页Guangdong Sericulture
基 金:2023年高水平广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市建设资金市院合作项目(222006000008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中心项目(XT202304)。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水平混合菌种接种量对饲料育蚕沙发酵效果的影响,将5龄饲料育蚕沙、麦麸、豆粕按48∶1∶1的质量比例混匀作为发酵基料,分别以总物料质量2%、4%、6%、8%和10%的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杆菌=1∶1∶2)作为发酵菌种,在物料水分含量为45%、温度为(32±1)℃的条件下发酵64 h。结果表明:未发酵饲料育蚕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饲料育蚕沙发酵后,随接种量的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粗脂肪含量波动幅度很小(P>0.05),粗灰分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0.05),植酸含量呈现小幅降低的趋势(P>0.05),亚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以发酵后蚕沙粗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混合菌种的适宜接种量为总物料质量的4%。
分 类 号:S883[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