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生活的恭敬、和谐秩序美感与存养时间制度——王夫之礼乐美学论  

Respectful,Harmonious Order Aesthetics of Ritual Life and the System of Cultivation Time:Wang Fuzhi on the Aesthetics of Ritual and Mus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彦顺 Liu Yanshun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17ZDA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夫之认为,礼乐制度所显现礼乐生活在个体心理上的体现首先是恭敬,即忠于自身所属礼乐制度等级或名分,付诸实际行动,以实现仁爱的具体名分化。然后,才会形成礼乐生活主体之间绝对同时性的“和”或和谐秩序美感。同时,由于乐或审美对象在空间构成上的固定性,礼乐生活这一和谐秩序美感往往成为统治阶级对臣民进行感官驯服的利器。关于持敬工夫、慎独与礼乐存养时间制度的关系,王夫之认为“乐”为“礼”的显现提供了逐审美时位而乐的固定时序构成,由此才会保持恭敬、和谐秩序感的长久与流畅,继而才能把礼乐静修的私人时间与礼乐践行的公共时间连贯起来。但王夫之礼乐静修的存养工夫思想更偏向于纯粹的内心意识活动,没能彻底落实于礼乐生活。

关 键 词:王夫之 礼乐美学 恭敬 和谐秩序美感 时间制度 

分 类 号:B83-09[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