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巧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沈阳文旅》2024年第12期15-17,共3页CULTURE & TOURISM in Shenyang
摘 要:随着全球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治理问题不可小觑,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众多学者主要探讨民间法如何与国家法互动,而少有系统地阐述“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逻辑及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目前中国乡村仍然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如何实现有效治理,这不仅仅需要规则,更重要的是需要理解乡村运行的内在逻辑。笔者曾在贵州省P寨进行田野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P寨通过设置民众组织的方式将村民纳入到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来,加之传统文化的浸润,形成一股文化自觉的正向态势。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讨论P寨民众组织的概况,了解其产生背景及当下实然状态。第二部分讨论民众组织的内在运行逻辑,通过个案深描探析民众组织——“老人会”组织在具体实践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讨论P寨如何实现乡村传统资源的有效配置,试图为乡村治理研究工作做一些基础性补充与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