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军炜 GUO Junwei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权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4DTR008)。
摘 要: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思想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哈贝马斯将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判定为一种客观结构,认为其内部包含关于技术和组织的知识,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读并指责其忽视了社会生产与交往。但在哈贝马斯看来,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远未达到交往行为的高度。交往行为具有双重特征:它同时综合了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和戏剧行为,且建立在对世界的全面反思之上。相较之下,社会生产与交往更多地止步于目的行为层面,缺乏交往行为的丰富内涵。哈贝马斯的真正问题在于,他在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时预设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化。事实上,在前资本主义和未来社会,围绕生产展开的各种活动与交往,同样能够孕育出规范调节行为和戏剧行为,进而与世界建立起反思性联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