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正”与“各正性命”:试评陈赟教授新著:《自由之思:〈庄子·逍遥游〉的阐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智福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哲学门》2022年第1期307-322,共16页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船山庄学及其气学体系建筑”(23NDJC138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引言近世以来,在古今中西交汇之中,中国学术由传统的“道出于一”(儒道同源)转变为“道出于二”(中西之别),相对于“道出于二”的中西之判,传统中国学术中儒道之别甚至可以忽略不计。(1)即便是“道出于二”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二道”之后的“一道”,即中西哲人对最高治道精神的企慕具有一致性:正如大多数的西方哲学家如康德、尼采、马克思、萨特、海德格尔等把“自由”看成最高的价值一样(当然各家内涵很不一样),中国儒家向往“天下为公”,道家提倡“藏天下于天下”,佛学驰骛于“涅槃解脱”,自由可能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古今中西哲人高举远慕的元价值所在。

关 键 词:出世间法 西方哲学家 逍遥游 中西之别 各正性命 古今中西 天下为公 海德格尔 

分 类 号:B223.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