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范 Jiang Fan
出 处:《江淮论坛》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Jiang-huai Tribune
摘 要:自孔子以后,伯夷、叔齐便被当作“古之贤人”广为历代学者颂扬。有别于此,法家在对待伯夷的问题上采取了极为特殊的策略:驱逐。这并非因为伯夷违背了某项法令,而是由于他的出现削弱了法的适用性,破坏了法制和国家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通过分析法家对“伯夷”问题的特殊处置,既可以看到法家政治哲学的基本视角和主要思路,也可反思法家思想:一是法家政治哲学的极化思维,包括法家对人性问题、政治现实、法制手段和国家构建等方面的解读;二是法家政治哲学对道德的忽视。“伯夷”问题还涉及文明与政治关系、边缘个体的现代意义等问题。对这类边缘人物的理解,则提供了一个中华文明现代性的诠释进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