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2]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国际政治科学》2024年第4期1-37,共37页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下国际领导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167)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0-G46)资助。
摘 要: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后,北约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威胁,但北约却继续存在,甚至在冷战结束后还先后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东扩进程。北约东扩进程中,为什么几乎同时提出入盟申请的中东欧国家有些较先加入而有些则较晚加入?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变量的理性解释框架,认为中东欧国家的战略重要性将影响北约国家通过纳其入盟来寻求获益的动机,以及阻止其加入敌对一方以规避损失的动机,战略重要性越高,这两种动机越大;这些国家面临威胁的重大性,决定了该国在无外援情况下被迫屈服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北约防止其加入敌对一方以规避损失的动机,威胁重大性越大,规避损失的动机也就越大。而北约寻求获益动机和规避损失动机的大小,决定了其把该国纳入北约的优先次序,进而影响该国入盟先后次序。由以上理论框架推导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即战略重要性高且面临威胁大的国家首先加入北约,战略重要性高而面临威胁小的国家中间加入北约,战略重要性低而面临威胁大的国家也在中间加入,而战略重要性低且面临威胁小的国家则最后加入。对12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进程进行的案例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扩大次序理论逻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