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迹的寄生物:艺术赝品和真迹的审美价值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骁彤 徐进波[1] 张文熠 卓识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韩国国民大学一般大学院文化交又学系,韩国首尔02707 [3]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出  处:《美术文献》2024年第12期26-28,共3页Fine Arts Literature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古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交流研究——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项目编号:23D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艺术赝品是以欺骗性为目的,复制或模仿真迹的外观、风格和特征的作品。赝品寄生于真迹而存在,它们虽然和真迹具有相同的审美特征,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从本质上看,赝品与真迹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文章旨在从赝品的定义、审美特征、审美价值三部分出发,通过探究艺术作品的本真性、个体性和原创性,分析艺术赝品和真迹的内在审美价值。

关 键 词:真迹 艺术赝品 审美价值 

分 类 号:J04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