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互文式与浪漫化:聂华苓翻译之“法”“术”“道”  

Creativity,Intertextuality and Romanticism:The"Technique","Skll"and"Philosophy"of Nie Hualing's Transl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攀 Xie Pan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4期35-43,共9页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20世纪美国文学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理论研究”(项目号:BEA200109);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2024年度项目(项目号:ARC2024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聂华苓的小说长期受到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关注,由其合创的“国际写作计划”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但聂华苓的翻译活动却常常受到忽视。事实上,聂华苓发表过近50篇译文,出版过8部译作。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聂华苓已有多部译著问世,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她才开始表现出对翻译的思考,这一过程伴随着“国际写作计划”的蓬勃发展而日趋深邃。依托“国际写作计划”,聂华苓将当时仍存隔阂但试图触碰的世界各地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紧密连结,以翻译为桥梁,构建文学想象共同体。在此构建之旅中,聂华苓形成了“精英式合译”的翻译之“法”,践行“创造性与互文性相互牵引”的翻译之“术”,秉持“翻译促和、翻译救世”的翻译之“道”。诚然,聂华苓的翻译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或显浪漫化,但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置身特殊的文学居所,她恰好证明了翻译理想化之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 键 词:聂华苓 翻译 合译 互文式 浪漫化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