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培超 Li Peichao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理论学刊》2024年第6期103-113,共11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2VRC02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3JJD710004);湖南省智库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1ZWA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文化有悠久的道德榜样叙事传统。通过讲述道德榜样故事使得民族精神和道德风尚代代相传,也由此厚植了民族文化的根脉。道德榜样不仅仅是个体生命,通过不断的时代赋意,它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符号或文明标识。近代中国的特殊历史节奏和发展条件,为道德榜样的“出场”创设了现实基础,同时凸显了以爱国为主题的道德榜样叙事内涵,也折射出近代中国道德榜样道德评价的复杂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