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罡 赵中源 Huang Gang;Zhao Zhongyuan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5年第1期83-95,共13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里程碑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3&ZD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人类文明何以发生建构性的形态变化”这一基础性问题出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命题论证得以进行拓扑学探究,并在“时空维度”与“历史现实”、“几何构型”与“权力关系”的重叠中,将“人类文明形态变化”展现为不断重复、持续再生的拓扑变化过程。文明形态的拓扑变化不仅呈现为话语形态的历史性演变,而且以“思之构建”“欲之反叛”与“历史(再)生产”三个向度之间“力”的交缠、角逐与制衡,在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中,进行开放有序的持续建构。在解析式的拓扑逻辑规制下,此过程与点状线性的空间构型以及多(双)方具体的装置部署、阵式构建紧密相关,并试图以差异性之间增补式的交互来消解中心化的宰制。由此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命题研究的新路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