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春晨[1] Sun Chunche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23年第1期289-298,共10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从20世纪50年代起,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李奇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展开伦理学理论及道德实践的研究。李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的科学实质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而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出现,使得道德哲学变为真正的科学,这是伦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奇在报刊发表了多篇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道德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功利主义、道德的继承性和阶级性、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对立阶级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等,其中阐发的基本观点对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李奇认识到道德与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密切关联性,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产品分配、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律、道德与宗教等多方面的伦理关系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充分阐释了伦理学作为实践智慧的应用价值。李奇主持编写的《道德学说》,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论证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道德学说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各种道德学说,以史论相结合的方式,探究道德科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阐明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进步性和科学性,构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体系。李奇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