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学说

作品数:166被引量:11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黄钊符浩罗莹赵修义杨泽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纪念李奇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国哲学年鉴》2023年第1期289-298,共10页孙春晨 
从20世纪50年代起,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李奇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展开伦理学理论及道德实践的研究。李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的科学实质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而马...
关键词:李奇 马克思主义 伦理学家 道德学说 
闲愁最苦(节选)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3年第11期1-1,共1页朱光潜 
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
关键词:道德学说 心理学 尽性 生活 
“实用人类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康德式道德学说?——“施莱尔马赫两难”的新解决方案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106-117,共12页王咏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时间问题的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研究”(编号21BZX08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编号413000126)的阶段性成果。
施莱尔马赫对《实用人类学》提出一个经典批评:康德的道德哲学与人类学在批判体系内无法兼具,否则与批判哲学的原则冲突。学界称之为“施莱尔马赫两难”。康德将实用命令式称为假言命令式,与作为道德命令式的定言命令式相对。这使得“...
关键词:实用人类学 技术的 实用的 道德的 施莱尔马赫两难 
关于儒学传统道德的若干理论问题
《华夏文化》2023年第3期4-9,共6页张岂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道德学说的理论,以及种种道德规范。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些进行全面的探讨,我只想从中选择几个重要的方面加以论述。文野之分的理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很...
关键词:儒学传统 道德学说 若干理论问题 美德 文明古国 礼义之邦 道德规范 尚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
《新华文摘》2023年第7期159-159,共1页李义天 
李义天在《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意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对道德合法性提出的挑战,进而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同道德学说之间存在的张力,这是所有马克...
关键词:道德合法性 道德学说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初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之间 
论荀子态度论道德学说--兼论孟荀道德观的整合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22年第4期65-80,共16页杨万江 
荀子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性恶”,但能对善恶作出“善善恶恶之应”这一人性结构基础上的态度论道德学说。人处在事实上“性恶”而在态度上又不愿意“恶”的困境中。当“善善恶恶”的态度加之于自己,一个本性恶而又喜好善、厌恶恶的人,...
关键词:荀子 人性结构论 态度论道德 道德自由 
解愁之法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2年第12期89-89,共1页朱光潜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
关键词:道德学说 心理学 尽性 生活 
从“关系情境主义”到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语境主义”——人工智能伦理范式基础的转换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20-28,共9页王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文化视角下人工智能的伦理嵌入机制研究”(项目号:19CZX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最根本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繁荣福祉,但是,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主张:“人工智能体中心论”主张应当使人工智能体符合人类伦理规范,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伦理设计、监管;“关系情境主义”主张人是人工智能伦理的中心而非智能...
关键词:关系情境主义 语境主义 人工智能伦理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学说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今古文创》2021年第48期61-63,共3页杜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与重塑”(18FKS016)。
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认为善恶绝对对立,宣传“爱”能解决一切问题,至此在历史观上走向唯心主义范畴。恩格斯分别从出发点、善恶矛盾关系、幸福观等方面对此进行批判,揭示了费尔巴哈道德学说最本质的资产阶级性质,阐述马克思主义道德...
关键词:道德 批判 发展 
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
《新华文摘》2021年第21期35-39,共5页徐嘉 
一般认为,儒家伦理思想体系是一种在“天”“人”框架内展开的道德学说“天”一直是其价值的源头、人性的本原和人伦之道的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模式的意义与深刻之处,并不在于伦理的形而上层面,而是隐藏在“天”与人性背后的对人的情感...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 生命的本质 道德学说 理论模式 形而上 人伦之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